首页 > 要闻 >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6 11:00:14 编辑:

导读 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棗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

2、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4、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5、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一水污染问题;二水的净化问题;三饮水与健康;四珍惜水资源。

6、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

7、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8、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9、4.评价审核(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10、(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11、三.研究内容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

1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一、水污染问题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

13、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14、二、珍惜水资源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15、三、节约能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预报,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会像关心天气那样来关心我们空气的质量吗?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现在,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16、四.创建绿色社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7、“绿色社区”成为一个新的时尚名词.环境状况的严峻,呼唤着人们关注环境,参与环保。

18、公民参与环保正成为世界环保的主要特点,它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构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19、  三.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借助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20、  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21、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选题富有挑战性。

22、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探索其方法,是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一个新颖课题。

23、  第二,大胆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

24、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地理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25、  第三,手段先进。

26、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

27、  四.研究成果及其鉴定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论文;  2、建立相关环境保护网站;  3、结题报告;  4、学生课题研究论文集;  由学校组织专家、教师给予鉴定。

28、  五.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乐拇指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