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科举制度的种类和时间,科举制度分为几种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2、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3、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4、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5、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6、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7、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8、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9、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10、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
11、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
12、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
13、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14、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
15、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
16、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
17、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
18、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
19、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
20、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
21、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